□万宝瑞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农业与信息、旅游、文化、康养、餐饮等产业融合越来越明显,农业产业链延长,进入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阶段。
市场形态发生变化。互联网把我国农村多而散的农户生产集聚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形成了线上线下市场并存的格局。网络零售不仅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方式,还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互联网+农业”通过与加工业联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
信息技术成为融合发展新动力。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等环节融合,极大提升了后者的技术装备水平,完善了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了经济新增长点,开发了农业新功能,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多样化。随着一二三产业纵向渗透融合,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趋于多样化。第一类是二元产业融合,包括:一二产业融合,主要是利用工业工程技术、装备、设施等改造传统农业,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式发展高效农业;一三产业融合,主要是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利用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活动开发观光农业;二三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创意、加工、制作等手段,把农村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产品。第二类是三元产业融合,主要是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的产业延伸。
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方式发生变化。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农民不仅从农业生产经营中获得收益,还借力第二产业科技支持获得增值效益,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产业兴旺。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和渗透,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农村整合重组生产资源和要素,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从而振兴乡村产业,促进产业兴旺。二是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开辟农业就业新途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抓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将企业的资金、信息、人才、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农业资源在农村优化整合,运用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式发展高效农业,使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消费等环节融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四是缩小城乡差距。发挥农业多重功能、农村多重价值、农民多重身份的优势,充分利用二三产业优势,让农业真正“跳出农业”“超越农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