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最早记载于南北朝的《名医别录》,其花从叶腋处2朵成对着生,呈长圆形或棒状,刚开时呈白色,过几天即变黄色,如同金银之色,故名金银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等症。
金银花主产于河南与山东,多为人工种植。作为药用,多采收花蕾使用。药材的特点是表面有明显的茸毛,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厘米,上部直径约3毫米,下部直径约1.5毫米。花冠呈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气清香,味淡、微苦。
由于产地不同,加工方法有别,金银花的外观色泽会不一样,山东产的呈白色较多,河南产的多呈黄绿色。检验金银花时,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掺杂叶等非药用部位的情况,还要注意是否为硫磺熏制品,硫磺熏制品会有色泽白、酸味重的情况。此外,还会存在掺杂泥沙、糖分等增重的现象,也要注意鉴别。
金银花性味寒凉,会影响脾胃的运化,此味药一般在暑天使用较为合适。除了配方使用外,也可以单味用来泡茶服用,脾胃虚弱者不宜常用。金银花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处,密封保存。 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