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省市场监管局在杭州召开全省连锁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座谈会,鼓励连锁企业总部建立食品安全“驾照式”扣分管理机制,应用智慧餐饮信息化平台,接入浙江省智慧餐饮信息化数据总仓,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建立能对食品加工操作现场“可感知、可监控、可识别、可抓拍、可示警”的全方位智能“阳光厨房”系统,实现科学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连锁餐饮企业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已成为近年来餐饮业最具活力的经营模式之一。落实连锁餐饮企业主体责任,对推动餐饮业质量安全全面提升将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餐饮连锁企业往往经营门店数量多、采购数量大、供应链条长,容易发生系统性风险。部分连锁餐饮企业连锁管理体系还不健全,标准化管理和企业日常自我管控能力相对薄弱,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食材溯源、统一配送管理还不到位。
会议要求,连锁餐饮企业要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建立并执行原料采购、操作流程、物流配送、操作过程控制、餐厨废弃处置等全过程管理规程;强化诚信教育和食品安全培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建立视频“阳光厨房”,接受社会监督,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确保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强化原辅材料采购统一管理,制定并实施食品原辅材料源头控制要求,规范原辅材料采购、验收、索证登记管理,建立供应商遴选、评价和退出机制,探索实施“农餐对接”经营模式,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强化操作过程标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和企业标准,实施各连锁门店统一标准化规范操作,利用智能视频技术实现操作过程管控的自动化;强化食品配送统一管理,规范食品物流程序和配送过程控制要求,实施食品统一配送管理,鼓励建立统一的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推行“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餐饮门店”的配送模式;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开展食品安全制度自查、定期自查和专项自查,强化关键控制点管控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不断提高企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80%以上的连锁门店食品安全等级达到良好以上;强化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快速、有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汪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