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观点

年轻干部要努力锤炼政治定力

  许贵元来稿说,他到基层调研,对一位年轻乡镇干部的话印象深刻:基层不是“冷板凳”,而是火热“大熔炉”;不经过基层锻炼,走起路来就会头重脚轻,缺乏脑力、脚力、耐力、毅力、定力。笔者把该干部的10年基层实践归纳为“四怕”“四不怕”,希望对年轻干部尤其是身在基层的年轻干部,端正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努力锤炼自己的政治定力,提供一些启迪。
  不怕工作环境差,就怕自己“不作为”。基层条件差是客观存在,这位干部并没有灰心失落,而是暗下决心,向新老同志学习。下乡,他争着去;有紧急任务,他从不打“退堂鼓”;搞贫困户摸底调查,他主动请缨。他说,年轻干部必须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不肯吃苦,何谈肯干?肯干就是作为,不干就是不作为。只要心里有梦想,就不会迷失方向。
  不怕领导看不见,就怕自己“不表现”。在偏远乡镇工作,远离上级领导视线也是客观事实。但基层工作并不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是岗位、职责之所系,须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上级看见与看不见一个样。他认为,平时要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干好,关键时刻更要敢于冲锋陷阵,只有让群众满意,自己心里才会踏实,前进才有动力。
  不怕领导不提拔,就怕自己“学拖拉”。他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才华、能力、本领和价值,不能只看“提拔与不提拔”。要冷静、理智分析自身的不足、多找找工作中的差距。如果怨声载道、心里不平、思想滑坡,就会工作拖沓,甚至“撂挑子”,患上“思想病”。思想“有病”,必然导致作风飘浮、工作不实,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害无益。
  不怕亲朋瞧不起,就怕自己“不争气”。一个知名大学高材生长期在乡镇工作,总会听到一些嘲讽、挖苦的话。但他从来不认为这些话是“恶意”的,反而把它当作亲朋好友关心自己成长进步的角度去理解,转化为继续干好工作的压力和动力。他坚信组织不会让默默无闻干实事、不争不要不跑官的人“吃亏”的。去年底,这位年轻干部被提拔为镇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