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日前在绍兴越城区举行的全省植保无人机飞防稻田杂草技术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让来自各地的近200名植保人员、种植户大开眼界。同时举行的FMC宽心飞项目启动仪式,向刚成立的浙江杂草治理技术服务团队授旗,预示着我省农业的飞防作业将现更大规模的应用。
应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是解决施药难、用工荒、提高农药利用率等问题的有效举措。“相比人工施药,用无人机施药更高效、省工、节药、安全,能有效治理稗草等禾本类杂草。”越城区皋埠镇种粮大户唐建锋介绍,以一亩水稻为例,用无人机施药,用水量从人工施药的30多升减少到1升多,用药量从200毫升减少到100毫升。
植保无人机应用推广前景广阔,但技术要求高。就此,已有不少企业探索推出了无人机植保应用新模式。FMC(富美实[中国])作为知名的农业科技企业,启动的宽心飞项目,将为无人机植保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浙江农飞客”今年上线了农飞客手机APP,可对作业成效进行线上跟踪追溯,方便用户操作应用,面向全省开展农作物植保无人机喷药作业服务。
省植保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开展农企合作提供无人机植保精准服务,并组建植保专家服务团队,不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绿色治理理念,切实帮助农民解决植保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