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扶贫的初心与匠心

  □华羽
  日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长篇通讯《脱贫攻坚看海雀》,讲述了曾被视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艰苦奋斗34年、以精准扶贫摆脱贫困、朝着美丽乡村转变的故事。可以看到,不忘初心、保持匠心,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金钥匙。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初心不改,才能信念坚定,才能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一个大山深处的边远山寨,为何能惊动北京,开启一场目光长远的扶贫开发的改革试验,就是因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与使命。
  初心不变,方有恒心。“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正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推动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有恒心,就有忘我投入、不计得失的艰苦奋斗,就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执拗与坚毅,就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气神。筚路蓝缕、愚公移山、集腋成裘、滴水穿石,海雀村终于满眼林海松涛、绿水青山,这是海雀的领头人带领当地人民持之以恒拼出来、干出来的。
  初心不变,亦需匠心。扶贫不光需要信念,还需要精巧的心思、精准的方法,唯其如此,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子。匠心要以理想信念为基础,必须坚守与专注,久久为功,追求精益求精,有创新和新的发现。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形成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成果。海雀终于种出好吃并广受欢迎的苹果,就得益于扶贫的匠心、扶贫的精准。
  海雀的扶贫攻坚历程,让我们更加坚信扶贫中初心与匠心的重要,以及既要理想信念坚定不动摇,更要有扶贫的真方法与真本领,这样才能真正让扶贫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真正让人民享受到扶贫带来的累累硕果。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