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至到清明,都是荸荠上市的时节。近日,笔者来到北仑小港街道桥头严村,村民王秀琴正埋头在自家地里挖着荸荠。
“这些荸荠都是去年7月种下的,我和老公平时有空了就挖点拿去卖,再过几天就能卖完了。”王秀琴告诉笔者。“荸荠生吃是最甜的,也可以做菜、做甜汤,吃法非常多。”王秀琴介绍,她种了1亩地的荸荠,能收1500公斤,“每公斤的售价平均在8-10元,大一点的则能卖到18元。”
据了解,桥头严村已有四五十年的荸荠种植史了,最多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最早村里种荸荠,是因为相比水稻等农作物,它的经济效益要更好一些。但荸荠下种的时候是最热的7月,收获的时候又是最冷的寒冬,而且需要耗费体力去挖、去洗,很辛苦,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荸荠虽然种植周期长,但技术简单,中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怎么需要管理。”王秀琴说。
支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