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的”“负债太高的”“还着还着死了的”“能联系上的”“拒不还款的”……在义乌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客户档案夹里,客户被分类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事实上,这家公司是个“套路贷”犯罪团伙。为催债,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有人因向他们借了几千元钱,竟被逼得妻离子散;也有人因不堪暴力催款,住进了医院……
今年4月底,这个团伙被临海警方打掉,其中3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公安机关移送起诉。近日,台州警方发布了该案案情。
3000元借款,引来一连串怪事
今年3月份,临海桃渚王女士的家中,怪事连连发生。
3月14日上午,一搬家公司来到王女士家,说是来搬家的,王女士被搞得莫名其妙,因为自己根本没联系过搬家公司,也没打算搬家。
3月17日上午,一辆殡仪馆的灵车开到王女士家,说有人让他来这儿运尸体。王女士气得不行,连声说呸,赶紧将灵车打发走了。谁知,当天晚上6点,发生了更吓人的事:两辆黄包车来到王女士家门口,车上分别载着两个花圈,车夫说有人让他们把花圈送到这里,货到付款……
王女士觉得这一连串怪事背后一定有猫腻。直到跟女儿小慧(化名)通了电话,她才发觉,这些荒唐事可能跟女儿一个多月前借的一笔钱有关。于是,小慧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桃渚派出所报案。
原来,今年2月,手头拮据的小慧看到QQ上有一个网络借贷平台的广告,便向这个平台申请了3000元借款,约定利息25%。经过层层审核,扣除各种费用,小慧拿到手只有2250元。
小慧称,接受借贷平台审核时,她提供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及支付宝账户等,还将微信、QQ好友资料导给了对方,并按对方的要求,念了一段“已知晓借贷服务条款”的内容,拍下视频传给对方。
借2250元,还4800元还不够
借款一周后,借贷方便来电催讨欠款,称按公司规定,借款周期为一周,一周内还不清本金的,需交纳900元续期费。“借款时,他们说借款时间没有期限,我在合同上看到有‘续期费’相关规定,他们当时说那是例行程序,不用去管。”让小慧没想到的是,对方说翻脸就翻脸。
小慧称,借款后,她先后给对方打过1800元的“续期费”,并在家人帮助下还了3000元本金,然而对方却称还款逾期,要求小慧再交3000元。小慧心想,借到手才2250元,前后还了4800元,早已还清本息,也就没理会对方。
可从此,对方不断地电话骚扰、威胁小慧和她身边的人,甚至她所在村的村书记也被“呼死你”软件电话骚扰过。
根据小慧提供的线索,临海市公安局判断该案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个“套路贷”违法犯罪团伙,当即成立扫黑除恶专案组开展深入调查。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调查,警方基本掌握了该“套路贷”团伙的相关信息。
4月26日,临海警方前往义乌实施抓捕,该团伙55名成员悉数落网。
公司化运作,不少人被闹得妻离子散
“如果不是有备而去,乍一看还真以为是家正规的网络公司。”警方称,该团伙为公司化运作,设有专门的业务部门,公司内部管理有序。团伙以借款周期7天、年利率24%为幌,引诱被害人借高利贷,他们则从中赚取非法高额利润。
为实现“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该“套路贷”团伙从物色借款对象开始,就制订了很多细则——比如来自偏远地区的不贷,义乌本地居民不贷,无固定住处者不贷,其目的都是为了筛选出容易“被套路”的目标客户。
催收过程中,团伙成员对逾期客户及其亲朋好友,会采用“呼死你”等方式进行催债和骚扰,若无法缴纳款项,还会让快递、外卖、家政服务等从业人员频繁上门对其进行骚扰,甚至合成借款人的淫秽图片到处张贴,在网上传播。
调查中发现,不少借款女子因此和男友分手或和丈夫离婚,也有人得了精神疾病住院治疗,甚至有人因不堪骚扰一度轻生。
据查,从2016年2月至今年4月,以嫌疑人任某为首的这个犯罪团伙在其网络科技公司经营期间,共非法占有1000余万元,涉案被害人达4000多人次。
周玲琴 许丽莉 谭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