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食品药品安全

选购火腿肠要注意什么

  一直以来,火腿肠深受大家喜爱,无论是大小超市,还是市场摊位,处处可见火腿肠的“身影”。品牌繁多,口味齐全,足以见得火腿肠在我们的美食清单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火腿肠根据食材原料的不同,口味可分为很多种,猪肉、牛肉、鸡肉、鱼肉等均可作为火腿肠的原料。也就有了猪肉火腿肠、牛肉火腿肠、鸡肉火腿肠、鱼肉火腿肠等产品种类。
  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牛肉、鸡肉或鱼肉等单一原料制成的火腿肠,其产品名称应命名为“牛肉肠”“鸡肉肠”或“鱼肉肠”,但市场上存在部分“混搭”产品,比如牛肉风味肠中鸡肉含量最高,仅凭产品名称,可能产生误解,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火腿肠时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配料表中肉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按含量多少依次排序)加以判断,结合自身消费需求理性购买,以免陷入消费误区。
  那么,我们平常吃的火腿肠,除了品牌和口味上的不同,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区别呢?国家标准《火腿肠》(GB/T 20712-2006),依据淀粉含量,将其分为无淀粉、特级、优级和普通级四类,其淀粉含量依次为小于等于百分之一、小于等于百分之六、小于等于百分之八和小于等于百分之十。淀粉是增加火腿肠出品率、调整产品口感的重要手段,但过多淀粉的加入,必然降低产品中肉的含量,造成火腿肠弹性降低、口感偏“面”,影响优质蛋白摄入。从补充优质蛋白、产品优质优价考虑,建议购买时重点关注产品标签中的质量等级标注,尽量选择淀粉含量低、质量等级较高的火腿肠。
  在火腿肠的选购和食用上要注意精挑细选、科学均衡食用,避免购买和食用封口处发黑、发黏、变味的产品,以及肠衣破损、出油的产品。购买后,应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存放,并在保质期内尽早食用。食用时仔细观察肉肠是否有异物存在,发现异常立即停止食用。 石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