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鹏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2.9%,数字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培育和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不断催生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乡村产业质量变革、经济效率变革、发展动力变革,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
一是数字经济可以推进乡村产业质量变革,驱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是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构建和完善卫星、航空、地面无线传感器等“天空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加快建设农业农村数字资源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和投入品使用监测、产地安全保障与风险预警的网络化监控与诊断,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监控。
二是数字经济可以推进农村经济效率变革,驱动农业由生产导向转向需求导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是驱动农业由生产导向转向需求导向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对传统农业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叠加效应。利用互联网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模式,利用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三是数字经济可以推进乡村发展动力变革,驱动城乡由二元结构转向融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应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有效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使独具特色的乡村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是数字经济可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变革,驱动农业由小规模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是聚合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有效途径。可考虑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打破小农户之间的物理隔离,实现虚拟聚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可利用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村每块地在确权登记后“上图入库”;运用互联网探索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方式和模式,促进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市场化、规范化,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