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300余件文物再现冀东抗日烽火

  近日,“抗日烽火在冀东燃烧——纪念冀东人民抗日暴动80周年暨敌后抗战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整个展览用690多幅图片,322件文物,为观众再现14年冀东抗战历史。
  今年是冀东人民抗日暴动80周年。此次展览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0万民众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武装抗日大暴动”为主题,以14年冀东抗战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大量历史照片、文物等展品为载体,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艰苦卓绝的冀东抗战发展历程,真实反映了1933年《塘沽协定》之后,冀东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孤悬敌后、浴血奋战,抗日武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集小胜为大胜,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发展成为全国十九个较大根据地之一的光辉历程。
  展览分为“九一八事变后冀东人民的抗日救亡斗争”“日伪统治下的冀东”“冀东人民抗日暴动”“日军铁蹄下的冀东”“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和“先机进军东北收复失地”六部分。多件珍贵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有原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的军装、原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胡锡奎战争年代用过的皮箱、潘家峪惨案中受难群众血肉之躯凝结而成的积炭石等。
  (摘自《北京晨报》 王歧丰/文 2018年8月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