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食品药品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加强奶茶监管

给奶茶加道“紧箍咒”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如今,港式、台式、低糖、奶盖……各种高颜值的奶茶店遍布大街小巷,然而这些“网红”奶茶店,很可能存在使用过期原料、卫生条件差、虚假宣传等问题。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落实饮品店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指出,各地要规范饮品制售行为,从业人员要取得健康证明,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保持个人卫生和手部清洁。采购的鲜奶、奶粉、茶粉、果酱、糖浆、食品添加剂、一次性杯具和吸管等原辅料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贮存、运输和盛放原料的容器应安全、无害,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保持清洁。购进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对人体安全、无害。制作食用冰、奶茶、果蔬汁的水,应为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生活饮用水。用于加工制作果蔬汁的水果、蔬菜应新鲜安全并清洗干净。禁止使用腐败变质的水果、蔬菜以及超过保质期的果酱、糖浆等原辅料加工制作饮品。奶茶、果蔬汁等饮品的公示信息和广告宣传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存在虚假内容。产品宣传中使用“无糖”“低脂”“鲜奶”“现切水果”等内容的,要与实际相符。
  《通知》要求,各地要组织对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等饮品店开展现场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饮品和原辅料进行监督抽检。复核食品经营许可条件,检查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行为,从业人员的健康卫生管理是否符合规定;对经营鲜榨果蔬汁的,检查水果、蔬菜的进货查验记录以及保存情况;对经营冲煮饮品的,检查冲煮所用果汁原浆、奶粉茶粉等产品标签是否合规;对销售机打饮料的,检查一次性杯具、吸管和现调饮料机供应商资质及产品合格证明;对制作饮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检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保存情况。
  《通知》强调,对现场检查、产品抽检和投诉举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责令经营者立即整改,情节较重的依法严厉查处。要及时将违法违规经营者名单及其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记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通过监管部门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示。对监督检查中多次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经营者,要从严从重处罚,并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