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当地食用农产品销售现状,以严格市场准入、快速检测、智慧支付、信用管理为一体,全面规范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着力建设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程管控体系。截至目前,全市75家城区农贸市场中72家已完成“双体系”,即质量追溯体系和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建成率为96%,免费检测公众送检食用农产品13747批次。
追溯体系: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管控
“华东最大水果交易市场、全省第三大蔬菜交易市场都在嘉兴。因此,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推行农贸市场‘双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嘉兴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嘉兴市政府、市食安委高度重视农贸市场“双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市政府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2015—2017年),要求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索证索票、定性检测程序,推进“双体系”规范化建设。
以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例,该市场早在十年前就在国内率先探索建立快检和电子化溯源系统,制定了《添加剂检测管理办法》《送检流程管理制度》等,市场检测中心承担着进场蔬菜的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职能,检测项目有农药残留、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甲醛、吊白块、木耳硫酸镁、双氧水、重金属铅等。“我们市场每天的交易量达到3000吨左右,其中销往本市和外地的比重各半。”嘉兴蔬菜交易批发市场总经理王国祥告诉笔者,这两年,在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市场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产、运、批、零全程全链式管理,对上下游供应链进行实时追溯及监管,保障了食品供应的安全性。
哪里有交易,哪里就有追溯和快检。“接下来,我市将推动‘双体系’建设向农村农贸市场逐步延伸,促进食品安全社会服务均等化水平,年内至少建成8家乡镇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室并免费开放。”嘉兴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同时,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加强与农经等部门合作,共同强化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
快检体系:织就餐桌安全“过滤网”
食品快速检测工作,站在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防控体系最前沿,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道防火墙”和“第一声预警铃”。
嘉兴按照“市县一盘棋、管理一体化”要求,以农批市场快检实验室为龙头、中心菜市场检测室为重点、小型菜市场检测点为补充,分类推进各农贸市场快速检测室建设。采取多元投入、财政配套支持等方式,截至目前共投入514.1余万元资金推进检测室改造提升,重点突出对公众免费开放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贸市场快速检测体系建设中,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具有海盐特色的快检室建设标准,率先出台农贸市场快速检验室建设地方标准。“2017年底,我局与县质监局一起制定《农贸市场快速检验室建设规范》,于2018年1月5日发布了海盐县地方标准《农贸市场快速检验室建设规范》,为我县农贸市场快检室建设提供建设依据。”海盐县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海盐县武原农贸市场,笔者体验了农产品快检的全过程。笔者随意挑选一把蔬菜交给检测员,半小时之后就拿到了检测结果。“我们的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甲醛、吊白块、二氧化硫、硝酸盐、亚硝酸盐、双氧水、硼砂等有害物质检测,消费者把样品拿到我们这里,只需要填写登记表,30分钟后便可领取检测结果报告单。如果着急离开,我们也会在结果出来之后,以短信方式告知消费者。”武原农贸市场快检室检测员告诉笔者。
章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