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5月15日晚,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人员兵分两路,对浙江新农都物流中心水产市场和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水产市场进行突击夜查,随机抽查30余家水产品经营户的索证索票情况。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在售的29批次黑鱼、黄鳝等水产品和11批次水产运输车辆中的养殖水进行抽样。据悉,为有效解决鲜活水产品入市监管难点和安全隐患,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4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五个月的市场销售鲜活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中,结合水产品经营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监督抽检情况,杭州市食药监局对市场和商场超市开办方和水产品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行政责任约谈,通报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签订承诺书。同时,加大市场检查和监督抽检的力度,结合季节特点,针对重点品种进行重点指标抽检,如乌鳢(黑鱼)、大菱鲆(多宝鱼)、鳜鱼(桂鱼)、鳊鱼、虾、牛蛙等,重点检测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氯霉素等指标,采取快速定性检测和监督抽检相结合方式,对于定性检测涉嫌不合格产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杭州市食药监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市场开办方责任落实不力、销售者索证索票不到位、出票出证不到位、销售经抽检不合格水产品等违规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当场责令整改、警告或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线索或案件,一律移送公安机关,对监督抽检和定性检测不合格信息、违规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将进行动态公示。对于问题严重的星级批发市场或商超超市,在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降低或撤销星级称号、降低信用等级。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还将向社会公众普及水产品风险隐患和选购指南等知识,对市场开办方和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