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有些人爱去大排档,点一盘“海蛳螺”,开一瓶啤酒,吹着风,看似十分享受,但却忘了隐藏的致命危险。在大快朵颐之前,请记住“海蛳螺”不能吃。“海蛳螺”,也叫麦螺、白螺、割香螺、小黄螺,学名织纹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
织纹螺是有毒生物,毒性比砒霜还要高百倍。每年春夏季毒性更大,人食用后有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中毒后,初始症状为唇、舌、指端麻木及刺痛,继而言语不清、肢麻无力、头晕,头痛、嗜睡、步态不稳,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可发生昏迷、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而致死。
织纹螺的毒素一般的烹调温度很难将其破坏,至今没有特效药。经检测,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也就是说,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
若食用织纹螺中毒后,应该催吐、洗胃、导泻。静脉输液,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呼吸抑制者应作气管插管并辅助通气。
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