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食品药品安全

多吃强碱性食品生男孩?胡扯!

  “生了女儿怎么办?二胎用碱孕宝。”近日,一幅淘宝网首页的商家广告图片因涉嫌性别歧视引发了网友的质疑。该条广告不仅反映出“重男轻女”的老旧思想,还缺乏科学性。专家表示:通过食物改变人体酸碱度的说法,本身就不可取。“人体有酸碱度,食物也有酸碱性,所以多吃碱性食物就可以形成碱性体质”,很多人容易在逻辑思维上犯这样的错误。事实是,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别指望食物能够调整身体的酸碱度。
  酸碱性体质本身就是伪命题,和食物的酸碱反应无关,和生男生女也无关。而且,只有酸中毒,没有所谓“酸性体质”。
  健康人内环境的pH值在7.35到7.45之间,即我们的体液应该呈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所谓酸性体质,是一种伪科学。该学说认为,体质的酸化是百病之源,无论是癌症,还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由于多吃了“酸性食物”导致体质酸化引起的,而所谓“酸性食物”范围之广,绝对可以吓你一大跳:鱼、肉、米饭、酒等人类的主副食品,很多都被说成是酸性的。尤其是中国人的主食米饭,更被渲染成“酸性食物”的典型代表,它也就变成了致病的罪魁祸首。如果人们真的相信此论,按该理论的说法来指导其日常饮食,那才真正将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实际上,人体的血液在健康情况下是维持在弱碱性的,如果出现了异常,说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
  营养学中确实存在“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的说法。但是,这里的食物酸碱性跟大家想象是不一样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按照食物被消化后所剩下离子的酸碱性来区分。
  一般来说,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面等高淀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硫、磷等元素,代谢之后会生成酸性物质;而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较多钾、钙等矿物质,代谢产物的碱性较强。因此,大多数蔬菜水果都是碱性食物,而大多肉类都是酸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不靠酸碱度和口感来划分,我们判断一种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不是简单地靠PH试剂和口感味觉来划分的。醋、苹果、柠檬等酸味食物就不是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好处不在其碱性,而在其营养价值。按照碱性的强弱:弱碱性食品包括了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中碱性食品有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梅干、柠檬、菠菜、蛋白等;强碱性食品有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等。“多吃碱性食物有利健康”这个说法没有错。因为在当今很多城市现代人的膳食结构中,多吃大鱼大肉、少吃水果蔬菜等习惯不利健康,适当控制酸性食物的确是有必要的。
  但我们一定要明确,推荐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酸碱性,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只有合理地搭配选择食物,才能够避免营养缺乏,保持身体健康。 石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