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骆郁廷、刘彦东在《光明日报》撰文说,文化作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起到铸魂化人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润物无声的文化精神力量振兴必当在乡村先行。
在当前我国乡村的现实环境中,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互联网助推的网络文化等各种形态的文化现象交叉更迭、错综复杂。但越是多元越要确立主导,越是多样越要弘扬主流。
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必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阵地。一方面,要以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平台搭建为抓手,夯实党建基层服务阵地,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与战斗堡垒作用,成为文化阵地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弘扬者,成为具体行动的实施者。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力度。在工作中突出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主线,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引导村民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中,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和资源配置,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同时,要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