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杰
近年来,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与互联网企业加码布局,“互联网+农业”驶入创新快车道,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新动力。
当前,“互联网+农业”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不俗成效,其商业应用已初具市场规模。以农村电商市场为例,有数据预测,未来5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到2020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可是,在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实际效果和外界期望尚存在一定差距,在融合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农村的网络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如何引导农民群众运用好“互联网+农业”这一创新模式,值得继续挖潜。
“互联网+农业”的初心是服务农民的切实需求。对农民来说,增加收入是根本目的,“互联网+农业”也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农民享受红利,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并针对推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配套落实政策性保险,着实为农民分忧解难。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教育。“互联网+农业”能否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认知程度的高低,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地宣传与引导,帮助农民成为网络营销的主体。同时,还可以鼓励引导农业金融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升级农村金融服务。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大部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