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食品药品安全

如何买到放心油?

  前不久,央视曝光了多家企业生产的食用调和油造假事件,消息称一些食用油生产企业生产的所谓高端调和油,实际上是用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
  面对食用油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我们如何才能买到放心油呢?
什么是食用调和油?
  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包括调和油、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和橄榄油等。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食物要多样化。这对于食用油来说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各种食用油都要吃,品种要多样。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各种食用油的单位热值大同小异,但其中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不尽相同,各有特点。
  食用植物调和油是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食用植物油调配制成的食用油。它的脂肪酸组成平衡性要好于单一植物油,而且含有更丰富多样的微量营养成分,同时可以改善食用油的营养和风味,比单一植物油更具优势。
选用调和油,应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选购时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注意包装上的标签信息。食用调和油属于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必须在包装上标示食用油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市场上现有部分调和油产品,对各种植物油的比例也进行了标注。
  其次,应根据日常烹调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调和油。例如,煎、炸、烹饪温度较高,适宜选择精炼度较高的调和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富含此类油品的调和油,不宜进行高温烹调,建议凉拌或浇在烹调好的菜肴上食用。
  最后,在存放方面,应在避光阴凉处贮存,调和油开盖后,容易发生脂质氧化,可于冰箱内冷藏存放,并尽快用完。这样才可以保证油的品质。
食用油使用三大误区
  误区一:“认准某种食用油,无需更换”。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花生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动物油高,对心血管健康要好一些;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心血管健康不利;植物油中,粗榨橄榄油含有较多抗氧化剂;双低菜籽油是改良的菜籽油品种,有害成分硫苷和芥酸的含量低。因此,炒什么菜就搭配什么油,特别是不能长期使用一种油,最好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否则得到的脂肪酸基本一样,起不到健康作用。
  误区二:“食用油无需控制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用油摄取量为25—30克,应当对每天的用油量适当控制,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误区三:“食用油在保质期内就安全”。油的变质主要是氧化,这跟许多因素有关,比如油的种类、精炼程度、抗氧化剂添加、光照、温度等,无法简单地说多长时间。为了避免食用油存放过久,在选购食用油时要考虑家庭所需,随吃随买,避光低温保存,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三个月。
石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