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秧好一半谷”。可见水稻育秧的重要性。眼下,我省从南至北都已进入早稻播种育秧阶段,由于早稻育秧期间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有的年份还会出现倒春寒天气,给早稻育秧带来不少麻烦。为了育好健壮秧苗,种好早稻,省种植业管理局专家建议种植户加强秧苗田间管理,做好以下“四防”。
1.防低温烂秧
育秧期间受低温危害后,种子不仅会降低发芽率,秧苗生长还会受抑制,田间水育秧会发生烂秧现象,旱育秧则多发立枯病和青枯病,严重时大量死苗,尤其是根系发育不良和徒长的秧苗受害更重,常出现弱苗、苗小、缺苗、烂苗等问题,耽误适时插秧。
水稻秧苗遭遇低温危害时,及时采取盖膜、灌水护苗等措施,气温回暖后换水保苗,防止低温伤根和气温变化太大引起烂秧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
2.防高温烧苗
晴天和多云天气覆膜育秧膜内增温幅度大,中午和午后膜内温度极易上升到35℃以上造成烧苗,要关注天气预报,警惕膜内高温烧苗。一般白天最高气温15℃以上的晴天要在上午8~9点就开始两头揭膜通风。
3.防秧苗徒长
我省早稻机插比重较高,机插对秧苗要求较高,育苗期间要防止温度过高、水分过多造成秧苗徒长。播种至出苗宜保持温室或膜内温度在30-32℃间,湿度控制在90%-95%;竖芽出苗后温度降至28-30℃。叶龄1.1-2.1,最适温度25℃左右,控制最高温度不超过28℃。叶龄2.1-3.1,适宜温度在22-25℃。大棚育秧根据需要适时浇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秧苗不卷叶。秧田育秧两头通风前灌“跑马水”,中段揭膜通风或全畦揭膜,先灌浅水上秧板再揭膜,防止叶片失水萎蔫或秧苗青枯,灌水通风半小时后放水至半沟水。雨天放干秧沟水。忌长期水层灌溉造成根系活力下降甚至烂根烂秧。移栽前3天,晴天灌半沟水蹲苗,阴天放干沟水炼苗,确保机插时能提起秧块不断。
4.防秧龄过高
早稻机插育秧9寸秧盘播种量折干谷每盘120-150克,相当于每亩300-380公斤,播种密度高出秧田常规湿润育秧播种量的5-6倍,因此秧龄不宜过长。早稻机插适宜的标准秧苗是:叶龄3.5叶左右,苗高12-14厘米,第1叶叶鞘长不超过3厘米;基部叶片之间叶枕距不超过1厘米。如果叶龄超过3.5叶以后不及时移栽,叶片伸展、苗体增大,植株拥挤,个体生长差异加大,秧苗素质明显下降。培育合格的机插早稻秧苗对温度和水分管理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生产中时常碰到秧苗已达到移栽叶龄,但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不能及时移栽的情况。如果苗期温度管理到位,及早控制秧苗生长过快,则可减轻推迟移栽的不利影响。
省种植业管理局 许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