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本报讯 春节长假期间,嘉兴市秀洲区莲泗荡国家湿地公园内经常是人潮涌动,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客专程从上海、江苏等地赶来,一睹湿地公园冬日美景。
莲泗荡湿地公园位于秀洲区北部,以莲泗荡天然湖荡为核心,包括东、南侧自然圩区,属江南水网平原湖泊湿地。公园占地总面积593.69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583.49公顷,湿地率98.28%。2017年,莲泗荡湿地公园被评为浙江十大“最具特色湿地”。
秀洲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莲泗荡湿地公园是秀洲农旅结合的一张“金名片”,今年春节前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秀洲区借势借力,做好规划、生态和人文三篇文章,持续推进辖区内湿地保护修复,打造梦里水乡湿地。
该区依托湿地资源,按照适度发展湿地商贸服务业、逐步发展湿地休闲旅游业的思路,在“点”上创新融入望乡门、品乡居、嬉乡野、诉乡情、归乡途、乐乡趣、忆乡愁、梦乡魂、展乡风、醉乡夜“十元素”,着力打造“水墨洪典”“七彩古塘”“五色池湾”等特色湿地村;“线”上则串联北部湿地、莲泗荡景区、运河文化等近20个节点,做好美丽河湖、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农村文化、小城镇建设、道路改造、强村计划“七结合”,建设“湿地水乡”精品线。
与此同时,该区大力发展湿地农业,有序发展莲藕、南湖菱等水生作物,推广“跑道鱼”技术及“藕+鱼”“菱+鱼”等生态种养模式,以产业发展带动湿地建设,实现生态增量、农民增收、环境增美。截至目前,湿地区域内累计开展鱼塘生态化改造1.03万亩,种植水生作物4.8万亩,其中种养结合面积1.0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