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星陈翔酒后吐真言,自曝左耳失聪。对于一个歌手来说,左耳失聪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耳朵的保护,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在日常生活,在公交车或街道上,我们常会看见戴着耳机听音乐或看视频的年轻人,戴着耳机听歌、“煲剧”对部分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但如果佩戴耳机的方式不科学,则可能会影响听力,给耳朵造成永久伤害。
不同年龄,不同情况
年龄段不同,保护耳健康侧重不同,青壮年要谨防突发性耳聋,老年人最容易患上的是老年性耳聋,而孩子常常因为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听力。
避免突发性耳聋最有效的手段是合理控制工作节奏,不熬夜,规律作息。此外,不良用耳习惯也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专家表示,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不利于耳朵健康。国际上,使用耳机的一个普遍原则是“60-60原则”,意思是说,在使用耳机时,音量最好不要超过60%,使用耳机的时间也不能超过60分钟。因此,我们每次听音乐的时候,应该每隔1个小时就把耳机摘下来,休息15分钟,一天中戴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
据介绍,年轻人突发性耳聋的特点是,以低频听力下降居多。低频听力下降,就是对于比较低沉的声音难以听清楚,但听其他声音则不受影响,而且往往还伴有耳朵堵塞感,就是耳朵在游泳或洗澡后进水的感觉,多为单侧耳。
专家提醒,如果年轻人出现了上述症状,不要抱着“过几天自己会好”的侥幸心理,应第一时间就医。突发性耳聋发病不超过两周的,医生一般会建议立即住院,积极接受治疗。治疗手段有很多种,输液、高压氧、体外反搏、局部药物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耳朵的皮下,有一部分药物会被内耳直接吸收)等。
保护耳朵的方法
平日里要养成良好的护耳习惯。首先不建议使用掏耳勺,最好戒除掏耳朵习惯。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游泳前检查耳部健康并戴好耳塞。如果耳朵进水,不要用力去抠,最好使用棉签吸出污水。
同时,要远离噪音,减少使用耳机。噪音是最主要的破坏源,长时间处于噪音区会使人出现耳鸣甚至听力下降。远离烟酒,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都有助于护耳。
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感觉耳部不适可做吞咽动作或嚼口香糖,以保护鼓膜,并且要定期检测听力。
此外,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促进耳朵保健,比如拎耳屏、扫外耳、按耳窝、提耳尖、按摩耳廓、捏耳垂,或者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 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