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肥建议用量
氮:300-450公斤/公顷:低产茶园、红茶、白(黄)化品种采用低水平;乌龙茶、中产茶园采用中间水平;高产茶园向高水平靠近。
磷:60-90公斤/公顷。
钾:60-120公斤/公顷:根据土壤测试进行调整,充足时低水平维持施肥;缺乏时高水平补充。
镁:30-40公斤/公顷:土壤测试缺乏时使用。
微量元素:缺乏时补充。
2.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
有机肥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总养分低,氮素有效性不高,氮/磷、氮/钾比例与茶树养分需求不匹配,体积大、运输和施用成本高,重金属背景复杂,大量施用有累积风险。
科学施用方法:与化肥配合使用,取长补短,替代比例30%左右较合适。建议关注重金属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年际间更换施用品种。
3.采用适宜的功能性肥料
(1)茶树专用肥;(2)长效肥料:包膜肥料,如硫磺包膜尿素,树脂包膜尿素,钙、镁磷肥包膜尿素等,合成缓溶性有机氮肥如脲甲醛、脲乙醛和异丁叉二脲等,合成缓溶性无机氮肥,如磷酸镁铵;(3)生物炭基复混肥,如含有生物质碳;(4)石灰性肥料。
4.基肥与追肥配合使用
(1)基肥
时间:在当年茶树停止采摘后施入的肥料。
目的:补充茶树养分储备,增强茶树在秋冬季的活动,加强光合作用能力和越冬抗寒能力,利于次年春茶的早发和旺发。
用法:基肥中的氮肥用量为全年用量的30-40%,有机肥、复合肥(磷、钾肥)作基肥施用。
(2)追肥
目的:满足新稍迅速生长的需要,及时补充养分。
用量:约占全年用量的60%左右;春茶前追肥最重要,促进春茶芽萌发得早、发得多、发得整齐;用量最大。
5.间作绿肥、有机物覆盖改善土壤肥力(幼龄茶园,2-4龄间试验)
处理 用量 全碳(克/公斤) 土壤固碳增量(0-20厘米:吨/公顷/年)
常规清耕 - 6.5 -稻草覆盖 15吨/公顷/年 8.1 1.18间作白三叶草 播种4.5公斤/公顷 8.6 1.38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阮建云
湖州长林农庄茶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