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蔬菜产业技术团队的专家赴建德、德清、海宁等地,调查草莓生长状况。调查发现,当前我省一些地方草莓定植后生长良莠不齐,长势较差,有些基地的草莓苗成活率较低,缺苗、死苗现象严重。
专家分析,导致我省草莓苗长势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今年8月份我省草莓产区气温明显偏高,尤其是8月下旬草莓育苗期间,平均气温近30℃,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影响了草莓苗花芽正常分化;二是到了9月上旬草莓定植时,又遇上持续高温,影响草莓及时定植,不少草莓基地延迟半月以上才定植;三是由于高温天气,草莓苗炭疽病发病较往年偏重,不少草莓苗带病移植,加上9月上旬的高温天气,使得草莓苗移植后死亡率增高。据调查,当前大部分草莓种植农户补苗率在30%左右,部分发病严重的田块需补苗50%以上。
近期,冷空气影响频繁,各地气温下降明显,加上雨水增多,草莓田间管理难度增大。专家指出,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极有可能造成明年草莓上市时间推迟,降低种植效益。为确保草莓生产效益,专家建议:
一要及时补植。要根据不同田块草莓生长和气候变化等情况,因地制宜加强田间管理,对缺株严重的草莓田,及时补植;如不能及时够苗,尽量采取并棚措施,以保证大棚草莓生长达到一定的密度。
二要去叶施肥。草莓苗移植成活后,开始抽生新叶时,要及时去老叶、施追肥。摘除贴近地面的老叶、病叶和枯黄叶,每亩追施平衡复合肥5-10千克,后期视栽培品种的特性和长势情况,追施1-2次尿素,每次每亩3-5千克,或施高氮型复合肥5-10千克。覆盖地膜前5-7天,在第二次松土后,再亩施复合肥10-15千克。
三要调控长势。10月中下旬,草莓植株生长加快,要根据植株长势情况,通过调节温湿度、肥水、覆膜及除芽整枝等措施,及时调控植株长势。对长势较强的品种如“红颊”“章姬”等,要适当减少肥水,延迟覆膜,同时加强打叶整枝,控制植株生长,一般在顶花序抽生前只留主枝,及时清除此期萌发的腋芽和匍匐茎;对长势中庸或较弱的品种如“越心”等,可适当增施肥水,及时覆膜,并保留萌发的腋芽和侧枝,保留到底,及时摘除黄叶、病叶和匍匐茎;必要时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植株生长,避免出现植株生长过旺或滞长。
四要防病治虫。草莓定植后至覆盖大棚膜前是控制草莓病虫害的关键期,由于今年移植的病草莓苗比往年多,因此草莓苗移植后,需特别加强前期病虫害防治。大力推广以螨治螨、水肥一体化管控、清洁化栽培等技术,增施土壤有益生物菌来防治病虫害。当前还是草莓炭疽病暴发的高峰期,各地要结合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注意轮换用药,防治蚜虫,可用啶虫脒、氟啶虫酰胺、苦参碱等药剂;防治夜蛾类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在幼虫刚孵化时用生物药剂防治,连用两次。
省农技推广中心 胡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