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生产即将全面展开。省农技推广中心日前研究并提出以下冬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今年我省冬种生产以高产增收、节本增效、绿色安全为目标,大力推广“双低”油菜和小麦(大麦)、蚕(豌)豆、马铃薯、冬季蔬菜瓜果等高产优质品种,重点推广小麦(大麦)精确定量栽培、油菜秋冬发栽培、马铃薯覆膜栽培、蔬菜大棚越冬栽培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新型肥料等绿色高效技术,示范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努力实现冬种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
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油菜重点推广“浙油50”“中双11”“浙大619”“浙油51”“浙大622”等高产高油“双低”品种;小麦重点推广“扬麦18”“扬麦20”“苏麦188”等高产优质品种;蚕豆重点推广荚型大、产量高的鲜食型品种“慈蚕1 号”“双绿5号”“日本大白蚕”;豌豆重点推广“中豌6号”“中豌4号”和“浙豌1号”;马铃薯重点推广优质早熟品种“东农303”“中薯3号”“费乌瑞它”等;绿肥推广紫云英“宁波大桥种”和江西“余江种”;西兰花推广“耐寒优秀”“绿雄90”“台绿1号”等;榨菜推广“甬榨2号”“甬榨5号”“甬榨6号”等;番茄推广“倍盈”“浙杂702”“钱塘旭日”“黄妃”“浙樱粉”等品种。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坚持分类指导原则,适时推广轻简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以及机械收获等技术,全面推广绿色防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重点推广的冬种生产技术:大(小)麦、油菜、蚕(豌)豆、马铃薯等作物稻茬免耕栽培技术;油菜秋发冬壮栽培、超稀植栽培、油苔两用、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大(小)麦精确定量、机械开沟、独秆麦栽培等技术;马铃薯免耕盖草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大棚基质覆盖栽培多次收获技术;鲜食蚕(豌)豆促早栽培技术;蔬菜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应用、大棚越冬多层覆盖保温栽培等技术;示范推广缓(控)释肥、微量元素肥料等新型肥料,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示范应用秸秆全量还田机、油菜直播机、蔬菜播种机、起垄机、移栽机、施肥机等农机,努力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创建冬季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开展冬季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是推广优质高产旱粮品种和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技术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冬季种植效益,减少冬闲田的有效途径。各地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生产基础,突出优势作物,选择重点区域,建立冬季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因地制宜建立免耕马铃薯、鲜食蚕(豌)豆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并与马铃薯、蚕(豌)豆订单生产基地结合起来,加强产销衔接,实行优质优价。同时,要树立示范标牌,做到可看、可学,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创新农作制度。因地制宜推广粮饲畜轮作、粮经轮作、水旱轮作等种植模式,实现种养结合、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立体开发型农业,利用现有果园、塘坡地套种旱粮、油菜、蔬菜等作物,提高冬种生产效益。 陈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