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象山县道人山围垦区盐碱滩涂地上,连片种植的400亩海水稻喜获丰收,率先成熟的“盐稻12”已开镰收割。“今年试种的100亩‘盐稻12’,亩产有望达到350公斤。”正在实地测算的县农技专家介绍,另一个品种“甬优12”成熟期稍晚,将在两周后收割。
2015年,象山县与浙江大学合作,引进“盐稻12号”“广盐1号”等13个海水稻品种,在西周、涂茨滩涂围垦地进行小范围试种,取得初步成功。2016年,鹤浦镇峙弄塘的滩涂也被选中进行规模化种植,当年最高亩产460公斤。今年,该县全县海水稻面积逾500亩。“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具有施肥少、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前不久,在山东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验基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亩产最高达620公斤。
两者有何区别?农技专家介绍,青岛“海水稻”主要为了选育出耐盐碱、可以适应一定咸度海水的种子;象山县的海水稻则通过边种植边改良土地,让滩涂农业种植有更大可能性。
象山县目前有滩涂地3万亩。根据规划,改造后的道人山围垦滩涂将被打造成一个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包括畜禽养殖小区和农作物种植区。
相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