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专家柯炳生在《农民日报》撰文说,现在的粮食安全问题,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可能不行。
粮食库存多是事实,但只是表象。库存无论多高,只是个存量。关键是“流量”,即每年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否足够当年自用,或者还有富余?2016年,在主要农产品中,我国除蔬菜和水果之外,粮棉油糖猪牛禽乳等均是净进口。仅进口的大豆,如果我国自己生产的话,按照现在的的单产水平,需要7亿亩土地!比整个东北和华北耕地面积的总和还多!而且大豆进口一直在增加。粮食安全,是长期问题,需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更何况已有居危之端倪……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粮食安全,是生产问题,不是流通问题。只要生产能力足,能生产出来,谁来储存,如何储存,都不是事儿。既然是生产问题,就要把生产能力弄上去,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力,更需要强化农业的科技创新。
第三个观点,粮食安全,不是粮食问题,而是食物问题。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要考虑所有的食物,包括谷物、瓜果蔬菜、肉禽蛋奶。所有这些农产品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说,要考虑所有的农产品。棉花不是食物,但如果棉花单产提高了,就可以节省出更多的土地,种植粮食和瓜果蔬菜等。
如何既解决好眼前的过剩问题,又确保未来的粮食安全?要让市场和政府都发挥好各自的作用: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解决眼前的供求平衡;让政府发挥更好作用,解决好未来的供求平衡。即:强化未来的生产能力建设,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面,现在就下真功夫,用足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