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潘美良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我们合作社以前以养殖春蚕和晚秋蚕为主,由于今年春茧价格创了历史新高,蚕农积极性大增,今年中秋蚕也饲养了30多张。”近日,海宁市周王庙桑庙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章永杰告诉记者,这几天中秋蚕即将产出小茧,他们期待着收购价和春蚕一样给力。
据省农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生丝价格持续上扬,带动蚕茧、丝绵等价格也在上涨,不断刷新高点。今年我省春茧平均收购价每 50公斤达到2100元,同比增幅24.7%。当前3A级生丝价格每吨44.5万元,比今年5月底6月初春茧收购时增长17.1%,并呈现继续上涨趋势,茧丝价格有望突破新高。
据了解,受茧丝行情持续向好影响,再加上今年秋期气候适宜,桑园虫口密度低,桑树长势良好,我省蚕农生产积极性提高,全省秋蚕饲养量可达16万张。据各地反映,杭嘉湖主产区自 8月 21日-28日开始陆续饲养中秋蚕。桐乡、海宁及湖州等蚕桑重点县(市)的秋蚕补种增加量较多,如桐乡中秋蚕饲养量1.9万张,其中农民增补达2000张;现晚秋蚕增订数量达到3000张。预计桐乡市秋蚕饲养量4.2万张,同比增幅7.7%。湖州市统一发放中秋蚕种1.2万张,其中增补蚕种达到3000张,减幅大为缩小。
省农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要求,根据当前蚕桑生产形势,各级蚕桑业务部门要强化服务,积极指导蚕种企业新增预备蚕种,千方百计满足蚕农的补种需要;同时,加强蚕种质量监管,确保优质蚕种足量安全供应;加强秋蚕的饲养技术指导,要求蚕农精心管理饲养,做好桑园害虫防治,防止农药中毒事件发生,努力夺取今年秋蚕生产高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