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畅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地处贵州月亮山腹地的苗寨,两年前还是一副深度贫困的模样,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两年后的今天,当地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这种变化与当地扶贫干部“脱‘三层皮’”的拼劲有着很大关系。何为“脱‘三层皮’”?用榕江县委副书记吴建良的话说:一是“嘴要脱皮”,帮扶干部要反复向群众宣传解释各项扶贫政策;二是“手要脱皮”,要认真倾听贫困户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精准做好贫困户档案;三是“脚要脱皮”,要走到每一户贫困户家里,定好规划、研究好脱贫对策后,跟他们一起一步步去实现脱贫。
“嘴要脱皮”“手要脱皮”“脚要脱皮”,其实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细加体味,其中不仅包含了工作的对象、内容,还呈现了工作的过程、方法,说到底则是折射了当地扶贫干部敢于担当的精神、顽强拼搏的作风、攻坚克难的品质。
对于需要扶贫的地区、扶贫的对象而言,致贫原因或许各有不同,尤其是对长期落后地区而言,积贫积困的原因定然更为复杂,这就给扶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于是,也就要求各级扶贫干部“反复向群众宣传解释各项扶贫政策”,帮助他们看到希望、树起信心,确立目标、甩开膀子;要求各级扶贫干部“精准做好贫困户档案”,因为只有底子清、情况明,方能为精准施策提供真实可信的决策依据;要求各级扶贫干部“走到每一户贫困户家里”,与群众肩并肩抓铁有痕促落实、手携手踏石留印出成效。
“嘴脱皮”“手脱皮”“脚脱皮”,表面看,这三者似乎相互独立、互不搭界,其实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逻辑和递进关系。“嘴脱皮”影响着“手脱皮”,“手脱皮”又决定了“脚脱皮”,换言之,三者互为因果,且缺一不可。这也启示我们:做好脱贫工作,必须将这三者有机整合起来,运用辩证的观点学会系统抓、抓系统,树立融通的理念学会统筹抓、抓统筹,掌握过硬的本领学会反复抓、抓反复。
“嘴脱皮”“手脱皮”“脚脱皮”,说到底,彰显的是扶贫干部尤其是广大共产党人的一种政治情怀和政治本色,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展示,是涵养理顺群众情绪、学会做群众工作基本功的必然途径。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列为国家重大战略,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当前,各地扶贫工作正如火如荼,并已然进入啃“硬骨头”而攻城拔寨的冲刺期,既需要各级组织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更需要各级干部发扬脱“三层皮”的精神,始终靠前指挥,脚踏实地,带领广大群众把勤劳、智慧的心血和汗水泼洒在扶贫帮困的广袤大地上。
扶贫工作需要各级干部脱“三层皮”,做好其他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眼下,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改革的最前沿去,弘扬以脱“三层皮”为核心的干事创业的作风,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