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治“烧荒”不能只靠拉横幅

  新华社记者张倵瑃、孙仁斌撰文说,近段时间,东北地区陆续开始春耕。记者在田间地头采访时,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悬挂的禁止焚烧秸秆的条幅和标语,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仅辽宁近期就有近300人次被问责。治“烧荒”不能只靠宣传,还得出实招。
  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现状来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不失为一个妙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从目前各地的秸秆综合利用实践来看,秸秆气化、发电、做生活用具材料等多种循环利用途径是行得通的。如何使这些技术进一步完善、普及、推广,还需政府、科研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努力攻关。
  治理秸秆焚烧、烧荒等行为,还应理顺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关系。要合理分担治理成本,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农民有了动力,才会自觉参与其中,禁烧才会有实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