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脱贫也是告别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刘文嘉近日在《光明日报》撰文说,近年来,返乡笔记、农村调研、乡村报道呈现出的信息,不断重复着一个常识:物质的贫困与文化的落后是一体两面,精神的安放与脱贫的实现需要同步达成。
  哲学学者孙正聿曾就现代化有一段通俗的解释:现代化首先是日常生活的科学化,接着是日常消遣的文化化、日常交往的社交化、日常生活的法治化、农村生活的城市化。这个解释,构成了一把人文尺子。在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等数字标准之外,在住房安全、基本医疗这些生存保障之外,对于扶贫的意义,应拿这把尺子量一量。
  精准扶贫内含着精神扶贫的命题,而脱贫则是对一种愚昧生活方式的告别。在政策引入和产业扶持的同时,扶贫干部和基层干部还应充分利用乡规民约引导乡风民俗,抵制陋俗恶习,树立起一种奋斗型价值观。
  个体的生活方式才是对社会文明的最终沉淀,这是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举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