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对树的态度反映对人的态度

  作者西坡近日在《光明日报》撰文说,2014年1月16日,在河南省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因工程占地需要,薛店镇政府工作人员和花庄村村支书带着四五十人和7台小挖掘机,让花庄村1876棵百年古枣树一夜之间“搬家”,无一存活。3年后的今天,花庄村被毁的古枣树已触发中国第一起古树名木公益诉讼。
  树木的背后是人,地方政府对待树木的态度反映了对待民众的态度。事实上,谈敬畏自然、生态文明似乎过于奢侈,毁树的薛店镇政府和花庄村村委会已涉及践踏法律的嫌疑——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也未向新郑国土资源局申请相关工程的建设用地。
  短视是发展的大忌。现在在旅游经济大潮的催动下,多少地方又开始重建古城,拿各种人造古迹吸引游客。世上没有后悔药,资源只属于目光长远的人。不过部分施政者为了自己任内的政绩,而牺牲一地的长远利益,也不是没有先例。
  树木本身是值得尊重的,树木背后的人心更不能被忽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