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陈永建:荒山上建起“多肉王国”

  •   走进青田县船寮镇赤岩村的一家多肉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肉嘟嘟的多肉植物,翠绿的、嫩粉的、鹅黄的,配上造型和颜色各异的花盆,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层层花架上,十分惹人爱。而不少多肉植物爱好者趁着天气晴好,或约上好友,或带上小孩,到这里欣赏或购买多肉。
      这个多肉植物庄园的主人就是当地村民陈永建。多年前,他在景宁的朋友那里接触到了多肉植物,很快就迷上了。“多肉有一种魔力,那便是让人忘记烦恼,看着它们,生活似乎都变得安静恬淡。”陈永建说。
      源于对多肉的痴迷以及看上了它们的“萌”经济,2016年上半年开始,陈永建在村里的荒山上着手搭建起“多肉王国”。“这里的设计、养护都是自己和家人一起动手做的,比较有创意。”陈永建颇为自豪地介绍基地里的“文艺范儿”。他说,多肉就像小孩,冬天的时候怕冷,夏天的时候怕热,如果不时时刻刻去关注,很容易生病。
      陈永建介绍,刚开始,因为缺乏多肉种植的专业知识,死了不少多肉植物。但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多肉,他不断钻研,向一些专门培育多肉的人讨教,书籍和花友也是他多肉种植知识的重要来源。每天一起床和晚上睡觉前,他都要到基地里转转,看看多肉有没有发芽,新换盆的有没有干枯。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如今,他的多肉基地已有2000多平方米,品种超过200种,他每周还会继续买一些好看的,以及基地里还没有的品种。
      看着多肉品种逐渐增多,陈永建也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追求精品化发展模式:先培育好现有的200多种“普货”,再逐步引进更多新品种;只销售自己基地里状态最好的多肉,不牺牲品质去追求销量。
      所谓“普货”,简单来说就是“好养的多肉”,如观音莲、白牡丹、蓝石莲、黑王子等,繁殖容易、价位较低,不用特别加以“照顾”也可以活得好好的,性价比高。
      “这种植物本身长得就很‘萌’,如今网络更是将这种‘萌’传播到了每个人眼前,自然推动了多肉的发展。”随着多肉基地渐成规模,陈永建开始思考向多元化发展,他在大棚里设置培育区、展示区、创意区,游客在欣赏之余,还能DIY做盆栽,带动销售。
    张晶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