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全面二孩一周年 生育意愿低何解

  2016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终结了实施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两孩”时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已满一年,但是,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53.3%一孩家庭
  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从2016年4月开始历时半年,开展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范围包括北京、辽宁等10省(区、市)的0到15岁儿童的父母。调查结果显示,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为53.3%,即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晓霞介绍,此次调查结果显示,80%的父母在考虑是否生育二孩时,首先考虑公共服务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孩子入园、升学的情况”“婴幼儿用品质量”“生活地区环境状况”“孩子看病就医的便利程度”。70%左右的父母认为,“母亲的精力”“家庭经济状况”“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有人帮助照料”“父亲的精力”等家庭状况也是影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生育二孩配套社会资源紧张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2016年以来我国大城市不少三级医疗机构产科“一床难求”的问题突出。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副司长宋莉表示,要调整扩增服务资源,充分利用好现有医疗资源,例如通过医疗机构内科室间的床位调整,包括将三级医疗机构部分特需病房调整扩大为普通病房,尽可能地扩增产科床位。“通过实施分级建档制度,包括像建立孕产妇建档服务中心这些措施,合理分流和引导孕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建档机构,缓解三级医疗机构产科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的供需矛盾。鼓励各地组建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远程会诊,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宋莉说。
  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朱宗函表示,养孩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者孩子父母的事情了。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想法建议:“事实上,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养育下一代不仅仅是家庭的事情,不仅仅是父母的事情,而是国家,是各级政府,全社会都应该支持的。家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养育成本太高了,这就需要政府、社会来支持。比如,是否可以在小孩一定年龄的养育阶段,把个人所得税征收予以减免来减轻养育孩子家庭的负担等等。这次报告提出了很好的参考价值,那就是如何加强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家庭养育的支持。”
(据人民网 孙博洋、夏晓伦/文 2017年1月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