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声 刘小兵/文
年关将至,各种年终总结评比纷至沓来,为了激励家人,向着2017年快乐进发,我和妻子商定,在家庭内部也搞一次年终评比,妻子听了,连连称许。
然而,就评比内容,我和妻子发生了分歧,妻子坚持要按单位的模式,在我们家庭内部评一个劳模、一个标兵、一个先进。对此,我有不同看法,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评上奖,是我们的初衷,但是,这种评法,太笼统,不足以体现每个人的自身特点和优势。
妻子听我这么一说,犯难了,那你说,该咋评?我说,儿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且考试成绩比去年同期有了进步,评个“最佳进步奖”,名副其实。至于妻子,一年来,兢兢业业干好工作之余,还笔耕不辍坚持业余写作,各种体裁都有所涉及,且成绩斐然,理应评个“最佳创新奖”。而我,不仅是工作中的“老黄牛”,还是家中的“勤务兵”,洗碗、拖地等家务活都无怨无悔地承担了下来,理应授予个“最佳勤奋奖”。你看,这样评比,是不是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妻子一听,乐了:“明天我去文具店买三张奖状来,我们不仅要给每个家庭成员颁发奖状,每个人都要说几句获奖感言。”
一个双休日,吃过晚饭,妻子宣布家庭评比大会正式开始。我和儿子坐在沙发上,热烈地鼓起掌来。妻子润了润嗓,回顾了一年来国际、国内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然后,着重就家庭每个成员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宣读了各个奖项的获奖名单。最后,妻子以宏亮的声音宣布:下面有请我家的户主兼劳动部长、孩子他爸给获奖人员颁奖!此语一出,惹得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先给儿子颁了奖,儿子诚恳地说,谢谢爸爸妈妈对我的鼓励,新的一年,我将抓紧每一天,认真学习,争取更上一个新台阶!接下来,轮到妻子了,妻子从一年来柴米油盐的采购到居家过日子的不易,从工作任务的繁重到业余创作的艰辛,从一家人在各自领域的打拼到取得的骄人成绩,娓娓道来,不仅勾起了一家人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也更加激发起了我们对2017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最后,我拿起桌上的那张“最佳勤奋奖”奖状,深情地说,感谢这一年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新的一年,惟有更加勤勉地工作和劳动,才能不负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厚爱,说得妻子和儿子频频点头。
夜深了,一家人还端坐在沙发上,彼此打量着各自的奖状,畅谈着新年的打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鼓励着、鞭策着,那浓郁的温情久久温暖着一家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