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臭豆腐闻名遐迩,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兄弟——柯桥豆腐干。眼下,柯桥豆腐干虽然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品牌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
今年40多岁的陈先生是地道的柯桥人,他说,记忆中的柯桥豆腐干色泽酱红,口感有嚼劲,带有浓郁的酱香,小时候大家都是直接拿来当点心吃,特别怀念小时候的柯桥豆腐干。
70出头的李大爷也是老柯桥人,一直很怀念小时候柯桥豆腐干的味道。他说,自从上世纪90年代柯桥食品厂倒闭后,“柯桥豆腐干”就消失了。小时候的柯桥豆腐干很韧,对折折起来不会断,口感特别细腻,如果夹着花生米一起吃,风味尤其好,被称为“素火腿”,和现在菜场里卖的不一样,外地人成批成批到柯桥来买豆腐干。
老柯桥人陈家檐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柯桥豆腐干》,里面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柯桥豆腐干的鼎盛期,当时有20多家水作坊,其中以老蒋元兴生产的柯桥豆腐干最为正宗。当时,柯桥豆腐干名气很大,是柯桥对外推介的第一个金字招牌,在沪杭都享有盛誉。
王炳荣是柯桥王恒裕水作坊的传人。早年,他家祖传的王恒裕水作坊就生产过鼎鼎有名的“柯桥豆腐干”。王炳荣介绍,柯桥豆腐干早在清代就已有生产,解放初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制作工艺。首先是把黄豆磨成豆浆,然后经过多次滤浆,再烧浆,然后再用盐卤点花,使之凝结成块状,然后再上箱、划块、包布、上榨、散包、出白、焯水、摊冷、烧煮、焖焐,再经烧煮、出炉等多道程序才算完成。每一道工序都很严密,特别是用时、火候、温度的控制尤为重要。
到了50年代中期,这些水作坊由于历史原因,虽然质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然沿袭旧时的手工艺,“柯桥豆腐干”仍首屈一指。但上世纪90年代柯桥食品厂关闭后,柯桥豆腐干开始走下坡,那种瓣开来有孔、咬起来带汁、嚼起来有劲的五香茶干渐渐从人们生活中走远。
为了重振柯桥豆腐干品牌,2004年,柯桥区政府实施了放心豆制品工程,并且建起了豆制品加工小区,柯桥豆腐干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生产,目前园区内20多家生产作坊生产的豆腐干占绍兴市豆腐干供应量的三分之二。其中,绍兴天绿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在绍兴、萧山、安徽、江苏、黑龙江等地建立了万亩原料基地,其生产的“绿禄”牌五香香干、五香小香干、香辣香干、香辣素大肠、香辣素大排、五香千张结及川味、湘味等10余个品种豆制品,通过5家直销门店和12家直销网点,进入各大农贸市场。“柯桥豆腐干完全采用手工艺制作,体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是土生土长的知名品牌,希望以后能传承下去。”有业内人士说,“美食是一种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柯桥豆腐干有很好的基础,如果把今天的先进工艺技术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则可以进一步打响柯桥豆腐干品牌。” 钟伟 陶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