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慈溪市观海卫镇现代农业园区,慈溪市大展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一台大豆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1亩鲜食大豆没多久就收获完毕,且鲜豆荚几乎无破损。
原来,这里正在举行“鲜食大豆‘浙鲜9号’品种展示暨全程机械化示范现场会”,我省相关市、县、区种子管理站领导、大豆专家、种子企业及经销商现场观摩此次收割过程。现场会是由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组织的。“基地种了‘浙鲜9号’1500亩,亩产量达到550公斤。采用鲜食大豆全程机械化操作,机器播种、收割和病虫害防治,每亩可节约成本200-300元。”基地负责人——慈溪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许开华研究员介绍,与人工相比,大豆全程机械化不仅节省了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播种时更具有行距、播深均匀一致的优势。
据省农科院朱丹华研究员介绍,“浙鲜9号”是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对我省主栽品种“台湾75”进行航天诱变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在2012、2013年两年区试时,鲜荚平均亩产624.8公斤,较“台湾75”增产9.4%。2014年生产试验,鲜荚平均亩产654.8公斤。此外,该品种从出苗至采收仅需80天,成熟期较短;新鲜籽粒淀粉含量 4.69%,可溶性总糖含量2.88%,口感香甜柔糯,商品性佳。较“台湾75”,“浙鲜9号”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等具有更好的抗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种结荚性好且集中,株型收敛,株高中等,抗到性强,底荚高,易采摘,适宜机收。
现场还展示了鲜食大豆播种和采收设备。大豆播种机械有手提式人力播种器和小型播种机械两种机型。特别是手提式人力播种器,为塑料制品,体积小、重量轻,一人可轻松拿取。打孔、下种、盖种、破膜可一次完成,且播种精准,减少浪费与损失,更适宜于我省大部分地区间作套种鲜食大豆的播种。1个人用该播种器相当于4个人手工播种的工效。而采收机械,可一次完成田间留秆采摘,采收、扬净、渣叶还田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具有收割位低、操作简单、坚固耐用等特点,且采收质量良好,鲜荚破损率低。据测,1台采收机大致抵得上100-120个劳动力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大豆鲜荚的采收效率,有效解决了采收期季节紧、劳动力紧张的问题。
2016年,“浙鲜9号”被列入浙江省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在杭州、嘉兴、宁波、台州、金华、衢州等多地进行大面积种植,示范面积达3000多亩。此外,在参加国家鲜食大豆区域试验中,“浙鲜9号”在江西、安徽、湖北、江苏、四川等地区表现优良,有望通过国家审定。随着推广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预计“浙鲜9号”将成为新的菜用大豆主栽品种。 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