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琳
本报讯 9月14日,浙江省蜜蜂产业推进会暨中蜂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丽水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刘嫔珺到会并讲话。来自中国养蜂学会及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蜂农、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我省蜜蜂产业发展。
我省是蜂产品主产区。2015年,全省饲养蜜蜂123万群,提前两年实现养蜂数量120万群的目标,蜜蜂养殖户比产业振兴计划实施前增加近30%。目前,全省已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蜂业企业4家,蜂业总产值40亿元,培育蜂群存栏3万箱以上的特色优势产业县8个。
在做大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我省积极探索“十箱万元助农增收”精准扶贫新模式,通过鼓励中蜂养殖,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实现低收入农户可持续增收。2015年,全省中蜂饲养量达13.6万箱。被誉为“中华蜜蜂之乡”的丽水市还采用“统一蜂种、统一蜂具、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为低收入家庭户均增收万元以上。为提升蜂农抗风险能力,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养蜂业风险救助行动,至今已救助蜂农1500户,落实资金600多万元,切实保障了蜂农自身利益。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省蜂产业深层次矛盾正在不断凸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低,蜜蜂饲养与蜜源植物供给脱节,现代蜂业主体培育与合作化组织发展滞后,这些短板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嫔珺指出,未来我省将继续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即持续提升养蜂业层次、持续延伸蜂产业链条、持续拓展蜂产品市场、持续拓展蜜蜂授粉区域和持续强化蜂产业扶贫作用,按照“两美”浙江建设总要求,将蜜蜂产业打造成为农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加快实现养蜂大省向养蜂强省的转变。
据了解,为持续推进蜜蜂等特色畜牧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将设立特色畜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同时联动“一区一镇”、财政扶贫等专项经费,加大扶持力度。近期,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加快蜜蜂等特色畜牧业发展促进精准扶贫农民增收的通知》,提出通过加快实施一批特色畜牧业项目、培育一批产业化新型主体、建立一批高效增收示范基地、开发一批特色畜牧业旅游产品、组织开展一系列特色营销活动等措施,推进蜜蜂、湖羊、兔、优质家禽等特色畜牧产业发展,促进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实现多畜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