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科技

一项嫁接技术,让茄子长成“树”

衢州市柯城区七里蔬菜基地的茄子亩产超万斤

  □本报记者 王美华
  种菜农民都知道,同一块地上,蔬菜连作将会逐年加重土传病害,蔬菜发病率高达36%-57%,影响种菜效益。而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大头村蔬菜基地的农民通过蔬菜嫁接育苗集成技术,不仅克服了连作障碍,而且种出了高达2.17米的“茄子树”,增产效果明显,亩产量从原先的1500-2000公斤提高到4000-5000公斤。
  近日,全省蔬菜提质增效技术现场观摩会在该基地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与会代表目睹了这一奇观。据柯城区农业局有关专家介绍,茄子嫁接方法有靠接、劈接、对接、插接等。其中,劈接育苗简单易学,又很容易操作,受到农民欢迎。嫁接苗以野生茄子品种——“托鲁巴姆”为砧木,杭茄、浙茄等优良品种为接穗。当砧木长到5—7片真叶(横径5—8毫米)、接穗长到5—6片真叶时为最佳嫁接期。嫁接前3天打一次药,嫁接前1天下午把砧木和接穗浇透水,选择阴天或晴天嫁接(切忌雨天嫁接),嫁接时接穗和砧木保持干燥。具体操作方法:将接穗削成斧头状,将砧木在1—2张真叶上切断,中间直切一刀,将接穗插入,要插到位,夹上嫁接夹。培土的茄子,嫁接节位应高些,避免接穗根系入土。嫁接后7-10天管理最关键,加强温度、湿度和光照调控,同时,要施足有机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
  如今,这项技术已成了柯城区农民种菜的“法宝”。当地政府免费为菜农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农技人员下田头手把手传授嫁接技术,推广应用这项技术,效果十分明显。经调查,推广嫁接育苗技术的田块,普遍增产31%-50%,蔬菜发病率下降33%-45%;由连作障碍引起的土传病害大大下降,防治率达91.7%,平均每年亩增效达5000元以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