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关注

安吉余村:

绿水青山造就美丽余村

  □本报记者 曹丽娟 见习记者 季颖 通讯员 张健
  漫步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一路看到的是清澈的溪泉绕村而过,蜿蜒东流;整齐的农舍依山而筑,向阳而居;高低错落的群山环抱着村庄,呈现出安宁祥和的气象。绿水青山滋润下的余村,民风淳朴厚实,百姓安居乐业。
  就是这个小山村,十多年来,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子走,不断发展壮大森林旅游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全村旅游年收入有1500万元。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9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75万元。余村成了竹乡安吉率先奔小康的富裕村之一。
  然而,地处浙北天目山区的余村,也曾有过靠“卖石头”为生的日子。“当地具有丰富的石灰岩矿山,前些年村子大量开采石矿,开办水泥厂,每年能给村子带来二三百万元的收入。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村子的自然环境。当时,整个余村的天空看上去都是灰蒙蒙的,尘土飞扬,就连晒在家门口的被子都会积上白白一层灰。”说到以前的余村,安吉县天荒坪镇农办主任张建华提起了当初大量开采石矿给村子造成的影响。
  十多年前,余村逐步关掉了石矿,停掉了水泥厂,导致村里近半数村民失业,村集体收入锐减。既要整治环境,又要发展经济,余村该何去何从?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指导下,余村决定走绿色发展之路。余村是天荒坪风景名胜区所在地,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其中竹林面积6000多亩,植被覆盖率高达92%。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村内有始建于五代后梁时期的千年古刹隆庆禅院,有被誉为“江南银杏王”的千年古树,有“活化石”之称的百岁娃娃鱼以及宋代工矿遗址景观。得益于这些优越的自然资源,余村在整治环境的同时,统筹村庄发展规划,大力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建设旅游景区,发展森林旅游。“目前,全村共有14家农家乐,荷花山风景区、荷花山漂流、千年古刹隆庆禅院3个景区景点,2015年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融合了一二三产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张建华告诉记者。
  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余村被命名为我省首批森林人家特色村,并开始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借助这一契机,接下来,他们将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林业特色产业,通过发展森林休闲养生新兴产业,在全村培育起一批森林休闲养生场所和休闲生产基地,将森林人家打造成为余村现代林业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载体、要素集聚新平台、休闲养生新业态、助农增收新样板,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余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