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致癌”“牛奶越喝越缺钙”“奶牛产奶靠打激素”……近年来,一些乳制品传言给公众生活带来不少困扰。那么,这些传言到底是真是假呢?
1.喝牛奶致癌?
传言:喝牛奶可致癌。
真相:牛奶是世界公认的能为人们消化、吸收和利用最为理想的食物,它不仅能满足蛋白质、钙等常规营养物质的需求,而且能够提供种类繁多的生物功能活性物质,这些功能活性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癌等多重功效。
2.奶牛产奶靠打激素?
传言:奶牛通过打高剂量的激素保持不停产奶。
真相:奶牛是人们经过长期培育选育出来的专门用于产奶的草食动物,其基本规律是奶牛分娩后开始产奶,60天左右配种再次怀孕,300天左右停止产奶,进入再次分娩产奶前的休整期,之后进入下一个产奶周期,这是奶牛正常生理周期,不需要打激素维持产奶。
3.牛奶越喝越缺钙?
传言:蛋白质含有较多的硫、磷等元素,在体内代谢之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占优势,是“成酸性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变成酸性代谢残余物的食品即为成酸性食品),会增加钙的排出,因此牛奶越喝会越缺钙。
真相:《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数据显示,牛奶中钾和钙的含量远远高于磷含量,牛奶代谢后呈碱性的元素高于呈酸性的元素,“牛奶越喝越缺钙”的说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表明,喝牛奶或者吃乳制品不但不会缺钙,反而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4.空腹不能喝牛奶?
传言:有人说空腹喝牛奶会把蛋白质当做能量白白消耗掉,而且空腹喝牛奶会伤胃的说法也深入人心。
真相:空腹状态下喝牛奶,牛奶中的脂肪和乳糖可以提供能量,不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有研究表明,牛奶中的总乳清蛋白具有抗微生物感染及控制黏膜炎症的作用,因此饮奶不会伤胃,反而有利于胃部健康。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有的人喝牛奶后出现腹胀等不适现象,可能是由于自身乳糖不耐造成肠胃的不适。
5.牛奶连袋加热可致铝中毒?
传言:有消息称,枕装牛奶袋的内侧有一层铝箔,但只有很薄的一层聚乙烯膜将它和牛奶隔开,在煮的过程中,聚乙烯膜在高温下会发生破损,导致有铝析出,最终引起慢性铝中毒。
真相:关于食品的包装材料,我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包装牛奶使用的包装材料也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孙晓云教授指出,铝箔包装的最里面是一层聚乙烯膜,在普通水煮沸的温度下不会被破坏。铝材料是比较稳定的,简单煮沸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用煮沸的方法加热枕装牛奶不会使聚乙烯膜破损,铝箔中的铝也不会析出。
6.咖啡中加奶油,等于喝了牛奶?
传言:咖啡加奶油等于喝牛奶。
真相:喝牛奶主要是获得优质蛋白质和钙,特别是生物功能活性物质,咖啡加奶油提供更多的是脂肪,因此不能等同。樊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