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金华农业援疆呈新景

“塞外江南”展现“映日荷花”

  □本报记者 陈小平 见习记者 李军
  本报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描绘的西湖夏日美景。而今,这一美景已出现在万里之外的“塞外江南”——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这一美景的形成充满着浙江元素:正是对口援建的金华市的农业科技力量,让莲藕、茭白这些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水生作物在天山脚下找到了“新家”。
  温宿县盛产苹果、核桃、大枣等果品,蔬菜种植品种少、规模小,需要从外地调入。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为丰富当地老百姓的“菜篮子”,金华市农科院针对温宿水利条件好、水生蔬菜发展比较薄弱的状况,打算让茭白、莲藕扎根温宿。为此,该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由院长郑寨生带领技术团队开展科研攻关。“那里的土壤含盐量高,白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与金华的环境差距较大,为让这两种作物适应那里的环境,我们一一开展科技攻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个冷水茭白丰产品种和4个莲藕品种已试种成功。这些天,茭白已开始上市,莲藕长势喜人。”郑寨生说。
  为引导当地农户种植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2015年,浙金温宿设施农业集中育苗中心在温宿县落成,育苗中心每年可向当地菜农提供200万-300万株蔬菜、花卉种苗。在育苗中心的带动下,当地的蔬菜种植渐成气候。“一些种菜大户脱贫致富,不少农户开始‘跟风’种菜。”金华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朱璞说。
  农业技术援疆要“出点子”,更要“搭台子”“引路子”,为此,今年7月4日,金华市农科院在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工作站。“借助工作站这一平台,我院的援疆专家将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在蔬菜育苗、农产品深加工、新品种开发等方面更好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郑寨生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