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兴一工业园区内,有一幢看似普通的厂房。然而,走上4楼,你就会发现这里堆满了“安井”手抓饼,“五芳斋”粽子、咸鸭蛋,“稻香村”月饼等知名品牌的包装箱。在5楼,还隐藏着一个食品生产点,假冒的“安井”手抓饼、“五芳斋”粽子等产品就是从这里生产包装出来的,并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目前,4名嫌疑人已被刑拘。
近日,嘉兴警方对外公布了这起案件。
一举端掉制假窝点,查扣大量假冒产品
2016年5月3日,嘉兴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查支队根据有关线索,会同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开发区公安分局,对骏力路679号一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开展突击检查,当场查获手抓饼生产线一套,用于生产加工的和面机、打码机、封口机多台。同时,还查扣了假冒的“五芳斋”粽子1000余箱(6万余个)、咸鸭蛋9000余个,手抓饼成品650桶、半成品8505片,过期月饼3万余个,用于食品加工的大豆油、起酥油等原料320余桶、小麦粉1.2吨,以及大量用于产品包装的假冒品牌包装盒、标签等。
经查,自2015年8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车某结伙董某军、孙某文、高某妹等人,在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租赁城南街道骏力路679号2号楼的四楼、五楼等场地作为经营场所,大肆生产“山寨”名点。
为了赚得更多,他们购置了生产设备
这个生产、销售仿冒食品的犯罪团伙内部分工非常明确。
车某、董某军、孙某文是股东,其中车某是总负责人,具体对外联系业务;董某军负责四楼的管理打包、发货等;孙某文主要负责五楼生产车间的管理;高某妹一开始做客服,后来做财务和车某的助理。4人还招聘了20多名工人,负责生产加工和打包发货。
他们采用组织生产、定制更换包装、篡改日期等手段,生产加工手抓饼、粽子、月饼等传统食品,并通过开设的多家网店冒用“安井”、“五芳斋”等知名品牌销售,累计销售金额达100余万元。
其实,在2015年8月之前,车某等人从事的还是正规食品的网上销售,包括“安井”等品牌,但他们觉得利润太低,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卖假货。他们从平湖某食品企业大量购进成品手抓饼,主要是原味和葱味2个口味,之后定制泡沫包装桶和印有“安井”商标标识的食品标签贴纸,包装得跟真品相差无几。
今年春节过后,为了扩大利润,车某等人干脆自己搞起了手抓饼生产流水线。他们从江苏买来生产手抓饼的设备,经过厂家简单培训后,便开始自行生产手抓饼,然后冒用了“安井”的品牌。
为了以假乱真,“车间负责人”每次都试吃
自购进生产设备后,为达到安井手抓饼的质量和口感效果,车某等人还专门进行了试生产,并且根据每次的实验情况,不断调整食品原料配比,最终摸索出了一套仿冒的原料配单。
在正式投产后,为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车间负责人孙某文每做一批手抓饼后,都要自己试煎,然后与同事一起品尝。如果效果好,他们才正式包装外售。
与此同时,对于外包装,车某等人也是“精益求精”。他们从嘉兴、温州等地定制仿制的外包装硬纸板、包装袋、泡沫桶、标签、防伪码等制假原材料。这些产品,若不是专业人士,还真很难辨别。
据车某等人说,这些手抓饼都在白天生产、打包。他们的生产车间有工人12名,打包发货的工人有五六名。每天生产时间在8到9个小时左右,可以生产400-500桶,每桶装25片手抓饼。这些产品经过包装后,在车某等人注册的6家网店内进行销售,分别是“安井手抓饼”、“臻品世香食品经营店”、“嘉兴康丰食品”、“嘉兴鸣贵食品”、“口吕品食品卖营店”等,平均每天销售的手抓饼在300多桶,每桶29.9元,销售额每日超过1万元。
占了手抓饼的市场,又瞄准了粽子
“五芳斋”的粽子是很多消费者买粽子的首选。在生产手抓饼的同时,车某等人也盯上了“五芳斋”的品牌。
从今年4月份开始,车某等人用同样手段,从嘉兴、江苏等地食品生产企业购进真空包装的肉粽、豆沙粽及散装咸鸭蛋,随后定制了印有“五芳斋”商标标识的包装袋、包装盒和真空包装膜。经过打码、包装,这些食品厂的粽子、咸鸭蛋摇身一变,都成了大品牌的食品。
此外,车某等人还对去年销售剩余的过期月饼,涂改生产日期、定制外包装,准备将这些过期产品重新销售。
目前,车某、董某军、孙某文、高某妹4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嘉兴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陈佳妮 王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