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白玉蜗牛“爬”进了山沟沟

  这段日子,衢江区廿里镇彭家村的村民彭耀新算是小小的火了一把。报纸杂志上不断出现他的名字,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事情还要从前年的农业转型说起。“我曾经养了二十多年猪,2004年把400多头生猪清理完,就一直在找新的路子。白玉蜗牛养殖在嘉兴比较成熟,当时一看到就心动了。”彭耀新说,在嘉兴的白玉蜗牛养殖房内,水泥浇筑起一个个矩形的隔间,每个隔间里铺着浅浅的土层,这边一只只肥硕的蜗牛吸附在养殖池壁上安然地打着盹儿;另一旁却是热闹非凡,土层上的蜗牛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新鲜的苦麻叶,吸附在壁顶的蜗牛不紧不慢地挨着上一只蜗牛依次往下爬,形成有趣的“蜗梯”。“白玉蜗牛肉质肥厚,营养丰富,还有美容的功效。每池每年能出三池蜗牛。去年我买了2000只种蜗牛,现在已经有120万只了。”经过一年的摸索,彭耀新已经慢慢找到了养殖成功的感觉。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他注册成立了创园蜗牛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他还投资建造了一栋300平方米、可容纳2000个蜗牛池的养殖房。两天喂一次,饲料简单,白玉蜗牛养起来非常方便,周边不少村民考察后开始陆续加入。村民彭慧芳以前跑运输生意,前段时间卖掉了货车,购进了一批种蜗牛,现在蜗牛已经开始产卵。“等合作社规模扩大,我们还要开辟更多的销售渠道,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给了彭耀新无尽的动力。 吴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