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正在酿成粮食安全危机,并引发恐慌。在即将举行的一次政府会议上,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河内亚洲区域办公室将公布水资源缺乏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该国的关键农作物,如大米、木薯、玉米、咖啡和腰果。
“今年的严重旱灾将会对湄公河三角洲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美国华盛顿特区史汀生研究中心东南亚项目代理主任Brian Eyler说。
根据近日的联合国报告,3月中旬,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近100万人口缺乏新鲜的饮用水,主粮大米供应告急。到目前为止,咸水入侵湄公河三角洲已经至少导致15.9万公顷的稻田遭到破坏。
目前,让人担忧的是湄公河,这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也是该地区的生命线。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最后注入南中国海。据联合国估计,湄公河及其下游水位与往年3月份平均水平相比下降了30%-50%。水位通常会在干旱季节下降,但因为去年降雨量异常稀少,导致南中国海盐水入侵提早了两个月,使内陆90公里以内的地下水和稻田被污染。该地区大多数大米种植户每年会在湄公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地里收获两茬稻米,“通常,这是农民们种植首茬庄稼的时间。”他说,“但是现在大多数农田非常干旱,土地龟裂。”
河内国际大米研究中心办公室区 域 项 目 负 责 人 Leocadio Sebastian表示,导致此次湄公河水量减少有若干原因。“厄尔尼诺减少了降雨,导致干旱,而气候变化则使问题加剧。”
(据科学网 红枫/文 2016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