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通讯员 刘力
本报讯 今年4月10日至16日,是我省第35个“爱鸟周”。随着“爱鸟周”的到来,“浙江最美鸟类”评选也进入微信投票环节,公众可关注“美丽浙江”微信公众号参与投票,从专家推荐的50种候选鸟中选出“珍稀之鸟”、“天姿之鸟”、“百灵之鸟”、“爱情之鸟”、“吉祥之鸟”5种最美鸟类,投票截止时间为4月19日。
这是继“浙江最美森林”、“浙江最美古树”、“浙江最美森林古道”后,我省推出的又一“最美系列”评选活动。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对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我省共有鸟类464种,随着栖息地保护和野外监测的加强,其记录不断刷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观测到鸟类新种近 30个。2015-2016年全省冬季水鸟同步调查共记录到179种鸟类,总量13.5万只,其中不乏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卷羽鹈鹕、黑脸琵鹭等世界性濒危种类。我省通过实施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保护和拯救了一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自2008年在德清下渚湖实施“朱鹮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项目以来,有着“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目前人工种群已达到177只;通过实施“中华凤头燕鸥繁殖招引项目”,“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在我省韭山列岛和五峙山列岛已形成了稳定的繁殖种群,种群数量已接近100只。
根据最新公布的《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我省将国家及省重点保护以外的鸟类均列入一般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这对有效保护我省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