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更好的提醒

  我们都知道,要执行一个大计划,最好定期查看进度,确保方向正确,速度正常,方能如期保质完成。我们有两种提醒自己的办法,一种是定期提醒自己“我至今已经达成了多少”,另一种是“我离目标还有多远”。
  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费斯巴赫等人发现,自勉方式确实能影响芝大本科生的复习动力。有趣的是,假如本科生是在复习必修课,那么“还有48%没复习”的提醒更让他们奋发图强。假如本科生是在复习选修课,那么“已经复习了52%”的提醒反而更能让他们斗志昂扬。
  改变提醒方式,除了影响自己,还能影响别人,例如捐赠者。费斯巴赫等与国际天主慈悲韩国办公室合作,设计了两种募捐传单,两种传单上都写着同样的募捐目标——为非洲艾滋孤儿筹款1万美元,不同点在于,一种传单写着“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筹到了4920美元”,另一种传单则写着“我们离筹款目标还差5080美元”。
  收到传单的人中,有从未为艾滋孤儿捐款的,也有固定捐款者。结果显示,那些从未捐款者更容易被“已经筹到”打动,他们的捐款几率是“还差不少”的3倍。而那些固定捐款者反而更容易被“还差不少”打动,他们的捐款几率是“已经筹到”的6倍。
  费斯巴赫等人总结说,如果一件事对你来说不那么重要,无可无不可,正如本科生看选修课。那么,如果你想完成,最好提醒自己“已达成”。反之,如果你极为重视一件事,下定决心非做不可,正如本科生看必修课,那么,最好是提醒自己“待完成”。如此,大脑会自动比较现状与目标间的差距,燃起危机感,增强行动力。
  越是重要之事,越要不断提醒自己“还有多少待完成”。抵达之前,切勿回望,只盯目标和待走之路。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游识猷/文 2016年第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