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高爱春:回乡创业 精彩呈现

  “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看农家景,过农家生活。”新春期间,松阳象溪一村的老高溪鱼馆农家乐里,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客人熙熙攘攘,他们到这里来感受农家生活。
  这家溪鱼馆的主人叫高爱春,原本一直做溪鱼特色小吃,2008年放弃了这个行当,与很多同乡的年轻人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办厂的路子。“我到过温州、广州等地打拼,办过打火机厂、木材厂。”高爱春说,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她出去闯了一闯,不过事与愿违,不仅钱没赚到,反而亏损了不少。而这几年村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以来,象溪一村启动旧村改造项目,整合项目资源,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先后建成石门广场、古村落一条街、进士文化区、半亩方塘、乡村舞台、朱熹廉政文化基地等景观,大大提升了村庄品位,成为松阳县美丽乡村的典范。
  与此同时,象溪一村党员干部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为了鼓励大家发展民宿和农家乐,象溪一村组织村民们到古堰画乡、四都等多个地方实地考察,并邀请专家学者到村里给村民培训。高爱春就是第一批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的受益村民。“在外奔波这么多年,其实我一直想回到家乡发展事业。我家就在村里的石门公园边,地理位置非常好,而且我们一家人都有一手好厨艺,我想回乡试一试。”高爱春下定了开办农家乐的决心。
  要做就做出特色来。高爱春花了10万多元,将原来的普通餐桌换成仿古式木制餐桌餐具,编排了特色农家菜单。“鸡是自己养的,鱼是溪里的,小菜也是自家地里的,火腿、熏鸭等都是亲手制作,绝对绿色环保。”高爱春除了当老板,还兼职大厨、服务员和收银员。将军鱼、桃花鱼、黄刺鱼、土猪宴……一道道特色土菜根据客人的口味和季节不同而制定。
  一开始,高爱春的心里也不是很有底,但这个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从去年5月28日开业以来,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有4万多元,第二个月6万多元,第三个月竟然达到了9万多元。
  生意一天天好起来,不少客人还成了回头客。随着农家乐经营步入正轨,高爱春又动起了民宿的脑筋,联合她的姐姐,一共投入了30多万元进行装修。去年12月中旬,高爱春家的民宿正式开始营业了,共开设了和善、康宁、好德、长寿、富贵5个房间和2间茶饮室,每间客房都有阳台,站在阳台上,象溪一村的美景便一览无余。
  2015年底,象溪一村成功创建国家级AAA旅游景区,高爱春发展美丽经济的信心更足了。她说:“下一步我准备扩大农家乐的规模,多承包几亩地,多种些菜,同时,多研究下农家菜的做法,做出最生态、最乡土的味道。我相信,开办乡村农家乐一定能让我走上致富之路。”徐健中 兰丽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