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教育

春节过后高三艺考大军将集中赶考文化课门槛再提高

  春节假期刚过,陆陆续续奔赴工作岗位的上班一族,在朋友圈里各种羡慕学生的大寒假。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因为有大批高三艺考生在春节后将集中赶考,而今年的艺考新政更让考生们必需严阵以待。
考题更注重考生综合素质
  据了解,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播音、编导和音乐等专业校考设在春节后的2月底和3月初。在杭高校中,中国美院应该是新年开年第一所进行报名确认的高校,将在2月19日和22日进行考试。据了解,今年美院报名人数与去年相当,在5.7万左右,杭州报名人数为3.6万左右,录取比例依然为40:1,也就是40个人中会有1人被录取。5个考点的考生将同时进行考试,并使用统一的考题。
  近两年中国美院的校考考试题目在不断进行更新变化,前年突然增加的考题考哭了一群考生,去年的场景速写让不少考生措手不及,今年中国美院的考题据说还有些许变化。中国美院招办主任李都金说,今年的考题与去年相比,在平稳中有适度调整,但是真人模特写生是不变的。“虽然考试题目的形式都一样,但每道题目的考试内容会与专业形成对接,有各自的考查特点和要求。”
  今年中国美院在考题方面已知的大变化是,艺术史论专业中校考新增加的“素质测试和欣赏与写作”考试,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型,素质测试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语文、数学和英语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客观题为主,难易程度比高考要容易;欣赏与写作以主观题目为主,给学生一个艺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分析,考查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写作能力。
宁缺毋滥提高文化课要求
  “史上最难艺考年”的呼声还没落下,新一轮的“艺考”紧箍咒已经念起。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6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进行部署。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招生方法上,明确要求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综合考虑考生艺术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择优选拔录取。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应采取同一种录取办法。另一个是在文化素质要求上,教育部要求录取期间各省(区、市)和高校不得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而降低初次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即所谓的“宁缺毋滥”。
  目前,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29所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和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3所高校的部分本科艺术类专业在举行单独招生考试时,可自主划定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教育部要求,单独考试招生的高校,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及设计学类等专业应提高要求,舞蹈表演、表演(戏曲方向)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
  具体而言,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并逐步提高要求。
  同时,今年的艺考考试组织工作也将更严格。比如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强对考评人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凡与考生之间有亲属关系、指导关系及其他利害关系的,考评人员须在考前主动报告并申请回避。要建立违规评委黑名单通报机制,违规评委将终身不得参与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严禁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内设学院(系、部等)及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 原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