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星光大道》,常见选手请明星助演。我想,这是他们的思维误区:明星演技高,人气也高,与他们在一起,相形见绌,只能起副作用。相反,如果把自己亮在暗处,则会更耀眼。
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教师有一个似乎离奇的理论:老师们到一个新单位,或者新学年开始重新安排工作,如果让自己选,最好选差班。因为差班容易出成绩,只要稍加努力,就会有进步。想接好班或好老师带过的班,工作很难再有起色。因为那个班本来就好,再提高一步不容易,即使有成绩,领导也容易把功劳归到前任上。而且原来的老师在学生中威信太高,喜欢用他的长处与你比,即使你教得与他一样好,也不易受欢迎。结论是:领导安排自己教好班,不能盲目高兴;安排教差班,也不必有怨言,应该高兴。
老师是这样,学生亦如此。某生考高中名校,一分之差落榜,父亲是一位有名望的老教师,可以托人让该学生上那所名校,但他却毅然让孩子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宁做鸡头不当凤尾。他认为,孩子面对大批优等生,虽然可能激励自己拼搏的勇气,也不排除丧失自信的可能。而一个人信心的缺失,是很可怕的。如果比周围的人相对强一些,看到希望,成功的可能会更大。后来的情况果如他所料,在那所普通高中,孩子始终是学习尖子,不仅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而且受到所有师生的器重,成绩越来越好,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后来的发展,超过了同期在名校就读的其他几位同龄人。
一位商界成功人士,原来是一家大公司职员,一直为自己得不到提拔和重用而懊恼。一天晚上,他到地下室取东西时停电了,又没找到蜡烛。正当无计可施的时候,他触动的一张音乐贺卡响了起来。他打开贺卡,发现在黑暗的地下室里,贺卡的光亮并不弱。他就借助贺卡的光亮找到了要找的东西。
从这件事上,这位成功人士获得灵感,从公司跳槽出来,加盟到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小企业,从小员工做起,一直升到项目部经理。后来又跳槽,最后成了一家跨国大公司的董事长。他说:“我仅是一粒微弱的星火,如果说高明的话,就是我懂得如何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让微弱的光耀眼一些罢了。”
(摘自《南方都市报》 李民增/文 2016年2月2日)